【摘要】 小学英语中的单元整体设计是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划分课时、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评价等。而单元的教学目标便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实践中,若缺少了应有教学目标的正确指向,在课堂上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文章从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现状、设定单元目标的策略和总结与反思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主张,“教学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具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笔者对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行了探索,以下是探索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现状 一位优秀的教师上课时应该先把三个问题捋清楚:我要带学生去哪里?学生如何去那里?我如何知道已经把他们带到了哪里?其中的第一点就是笔者正在探索的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首先就要关注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的目标意识普遍不强,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只为完成任务。以下为笔者总结发现的英语教师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时的现状。 (一)单元内各课时设定“各自为阵” 单元整体设计的理念在小学英语中是个高频词汇,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们的目标设定往往缺乏单元整体意识。虽然教案中呈现了单元目标,但分课时目标割裂,只考虑和关注所上的单课时的教学目标,导致无法把握单课目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有时我们只顾增加学生学习的语言项目,创设不符合单元语境的话题,使每一板块的课堂教学孤立存在,各自为阵,互无关联,每一课时的教学无法为单元目标的步步达成服务,缺失单元设计的整体性。 【案例】:上海牛津英语4AM1U1 Meeting new people 教学目标 | 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 第三课时 | 第四课时 | 语 言 知 识 | 单词 | 1.初步感知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classmate,理解单词意思。 2.复习巩固1-10的数字 | 1.正确掌握fourteen, fifteen, sixteen,classmate,的单词发音 2.建立单词音、形、义的直接联系。 | 1.复习巩固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classmate, 2.了解student number等单词含义 | 1.复习巩固单词 2.理解运用student number 3.理解mask, laugh的单词含义 | 句型 | 1.在对话中初步感知This is… Her/His name’s…的含义。 2.能用Nice to meet you!回答 | 1.进一步理解句型This is… Her/His name’s…的含义,感知We are going to the park. 2.能用熟练运用相关句型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 | 1.运用句型This is… Her/His name’s…介绍他人,运用I’m…My name’s…介绍自己 2. 理解动词三单的用法 | 1.继续复习巩固This is… Her/His name’s…句型 2. 复习三单句型的运用 | 以本单元的单课时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为例。第一课时初步感知数字11到13,第二课时正确掌握14到16,第三课时巩固数字11到16。我们可以看到:核心单词被教师分割在两个课时进行教授,分课时之间的教学目标较为割裂,每个分课时的话题各自为阵,关联不大,孤立存在,缺乏整体性,无法为单元目标的步步达成起到搭设阶梯的作用。 (二)单元内各课时实施“原地踏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而缺乏对课程标准、整个教材的把握。教学目标不能得到很好的整合,往往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上,或者把单元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每课个时教学目标的简单叠加,忽视各个课时之间教学目标的递进关系,一页接一页地进行讲授,人为地将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予以割裂,使其支离破碎。若是游戏就照本宣科,若是歌曲就随便唱唱,若是语音就一读而过。这种做法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使板块功能得不到很好体现,教学活动重复且低效。这么做其实是忽略了教学单元目标背后所承载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使得单元每一分课时的目标相互割裂,互不关联。于是我们便不难在平日的课堂内看到了单元内各课时的实施“原地踏步”的现象。 【案例】:上海牛津英语4BM2U3 Home life 以本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课时的语音部分为例。第一课时对于语音的要求是“朗读并了解发音”,第二课时的对语音的要求仍然停留在“朗读并了解发音”。教师对学生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对语音的掌握运用程度是一样的,两个课时之间的教学目标缺少层递性,使得这两课时教学目标的实施是“原地踏步的”。 (三)单元目标陈述“有口难开” 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对于陈述单元目标的措辞经常存在疑惑和不解。我们对于陈述目标的甄词酌句略显随意,所谓“有口难开”。单元教学目标理应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然而平日课堂中目标陈述的随意与模糊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把握教学前进的方向,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恰当及时的评价反馈,更难以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出有效的检测。 【案例】:上海牛津英语4AM1U3 How do you feel? 教学目标 | 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 第三课时 | 第四课时 | 语 言 知 识 | 单词 | 1.初步感知单词happy, sad, hungry, thirsty, full, tired,理解单词意思。 2.复习巩固angry的用法 | 1.正确掌握happy, sad, hungry, thirsty, full, tired的单词发音 2.建立单词音、形、义的直接联系。 | 1.复习巩固单词happy, sad, hungry, thirsty, full, tired 2.了解berry, large, lemonade的单词含义 | 1.复习巩固单词happy, sad, hungry, thirsty, full, tired 2.理解运用berry, large, lemonade 3.理解toast, postman, lamp post的单词含义 | 句型 | 1.在一问一答中初步感知How does he/she feel?的含义。 2.能用He/She is …回答 | 1.进一步理解句型How does he/she feel?的含义,感知How do you feel? 2.能用He/She is… I’m…回答 | 1.复习巩固句型How does he/she feel? How do you/they feel? 2. 理解What does he/she want? | 1.继续复习巩固句型How does he/she feel? How do you/they feel? 2. 复习What does he/she want? | 在陈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时,老师使用了初步感知、正确掌握、复习巩固等行为动词。然而这些行为动词略显空泛抽象,教师要求学生究竟应该在怎样的条件下具体完成怎样的教学任务,达到何种程度,我们无法从教学目标中得知。这样笼统模糊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师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教学究竟要带学生达到前方的哪个目的地。前进方向的模糊导致教师无法准确地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反馈,更不能清晰地判断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 二、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策略 单元教学目标支配整个单元内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使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效合理设定也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了精准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基于我近年的课堂实践和探索,总结了以下三点合理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策略与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学生现有水平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的最近发展区,而课时目标则是该区域内搭建的脚手架。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学基本指南》、《评价指南》、教材等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特点,对单元进行整体分析,进行单元统整、内容整合,整体划分板块,整体划分课时,整体设计教学方法。单元内的分课时之间应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相互联系和支撑,为学生逐步从“不懂”到“懂”,从“不能”到“能”,从“不会”到“会”架起辅助上升的“阶梯”。换言之,分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必定是统一的。即分课时目标应服务于单元目标,两者是局部与整体,从与主的关系。我们必须确保单元内各个分课时目标是一个整体,都是围绕单元目标的达成而设定的。因此,笔者认为,制定单元目标需要关注分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之间的整体性与一致性。 【案例】:上海牛津英语5AM3U3 Seeing the doctor 本单元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 n 全体学生能在语境中正确朗读和区分/ ?: / / ?/及含有这两个音素的单词。 n 全体学生能在语境中正确认读,拼读核心单词 fever, toothache, cough, cold, medicine能运用核心词汇进行正确应答、描述及书写。 n 全体学生能在语境中运用本单元核心句型What should I do? You should... You shouldn’t ... 进行正确询问、应答、书写及描述,语音语调准确,表达流利。 n 全体学生能了解常见的疾病及其应对方法,学会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例。在进行本单元的备课时,我深入分析整个单元,提取单元话题“看医生Seeing the doctor”的主线,仔细区分单元各板块的功能,将单元进行板块的重新划分,进行单元统整、内容整合。从而设定出第一课时的话题为“看医生”,第二课时为“看牙医”,第三课时为“一只无牙的老虎”,前两个课时围绕看医生的的单元整体话题,第三课时是根据本单元的故事板块设定话题。整个单元以“Seeing the doctor”为话题主线,以核心单词cough/fever/cold/toothache/medicine,核心句型What should I do? You should...为学习、运用的教学重点,核心语言不断在单元内的每一个课时复现,随着课时的推进,对学生语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最终达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这样就能保持单元内分课目标与单元目标之间的整体与一致性,单元内每一课时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能有梯度地推进单元整体目标的有效逐步达成。 (二)关注单元目标的一贯和连续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单元整体设计理念下的单元目标设计是整体设计目标。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1至5年级,一般一个单元分2至4个课时完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单元内容的理解,进行单元统整和内容整合,自主组合各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充分解读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整体划分教材板块和安排课时,使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螺旋式上升。分课时目标之间应具有极强的一惯性和连续性,以此确保单元语用能力最终的有效达成。这是需要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一步一步,一层一层逐渐实现的。前一课时是后一课时完成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制定单元目标时,核心语言应在每一个分课时不断复现,学生对于核心语言的掌握程度不断提升,让单元内每一个分课时的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若把核心语言看成数字1,学生的对核心语言运用的能力看楼层数,那么在单元内的分课时目标就像爬楼梯一样,从101室到201室,再到301室,最终达到401室,使得核心语言在每一课时复现,而学生对于核心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提升,从而有梯度地达成单元目标。 【案例】:上海牛津英语4AM3U2 Around my home 语言知识与技能 | 第一课时 | 正确朗读与抄写核心词汇supermarket, post office, restaurant,next to, between;正确理解并跟读、朗读核心句型Is/Are there..? Yes, there is/are. /No, there isn’t/aren’t | 第二课时 | 尝试用核心词汇supermarket, post office, restaurant,next to, between和核心句型Is/Are there..? Yes, there is/are. /No, there isn’t/aren’t.进行询问,应答及书写 | 第三课时 | 能正确背记核心词汇supermarket, post office, restaurant,next to, between并运用核心句型Is/Are there..? Yes, there is/are. /No, there isn’t/aren’t.进行正确的询问、应答及书写 | 第四课时 | 熟练运用核心词汇supermarket, post office, restaurant,next to, between和核心句型Is/Are there..? Yes, there is/are. /No, there isn’t/aren’t.进行询问、应答、讲述并书写 | 以本单元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例。从第一课时的朗读与抄写核心语言,到第二课时的尝试用核心语言进行询问应答,到第三课时的正确背记核心语言,最后到熟练运用核心语言。这四课时的分课时教学目标层次分明,逐步递进,螺旋上升。学生能在单元分课时的推进过程中,从知晓音形义、到正确朗读、到尝试使用最后到熟练运用核心语言。我们看到核心语言在每一个分课时内不断复现,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核心语言的运用的能力在不断提升。从语用任务来看,从第一课时的根据文本和图片进行核心语言的问答、到根据语言框架和图片进行核心语言的问答、最后根据自己的画作,运用核心语言流利地介绍自己居住的社区。学生需要完成的语用任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前一课时为后一课时搭设台阶,从而最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单元内分课时之间的一贯性和递进性。 (三)关注单元目标的精准与改进性 《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单元目标要完整、具体,学习内容要清晰、准确。教学目标能有效指导教学,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进程。我们传统英语的教学目标表述经常使用“掌握”、“了解”、 “巩固”教师很难从这些行为动词中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度进行检测。近几年来,教师们开始用具体、可检测的行为动词来表述目标,如“学生能够知晓、跟读、抄写以下词汇”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杰提出了陈述教学目标的ABCD原则。他指出: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 行为主体A-Audience,行为动词B-Behavior,行为条件C-condition和行为程度D-Degree。这样详细的教学目标能帮助教师时时把控课堂,使教学目标发挥应有的指导性作用,使目标具有精准性与改进性。《教学基本要求》的附录1和2中的英语学科能力矩阵图与学习水平界定为我们英语教师设定目标时提供了详细而完整的指导。在这些具体的行为动词的指引下,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掌控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以及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目标的达成度。 【案例】:上海牛津英语1AM2U3 My friends 第二课时Show my friends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技能: 1.全体学生能熟练认读并运用核心词汇fat, thin, tall, short;熟练认读和运用核心句型 He’s/She’s…,语音准确,表达较流利; 2.全体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和运用句型He’s/She’s my friend,....语音准确,表达流利; 3.在语境中扮演Alice和她的妈妈,展开对话,语音准确,表达较流利。 语用任务: 大部分学生能够借助语言框架,在语境中扮演Alice,介绍自己的相册,要求语音准确,表达流利。 以本单元的第二课时Show my friends教学目标为例。我使用了“熟练认读”、“熟练运用”等相对具体的行为动词,可检测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再看本课时的语用任务,我在陈述目标时,符合ABCD原则。即Audience:大部分学生,Behavior:介绍,Condition:借助语言框架,Degree: 语音正确,表达流利。教师可以明确从教学目标中得知要学生应该在课后完成什么教学任务,达到怎样的程度。这样的目标陈述可操作性和检测性极强,切合课堂教学活动实际。我能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判断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能对学生的表现立刻作出反馈,及时改进教学,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把握精准的教学目标,方能及时改进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精准的教学设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堂才能呈现扎实有效。 四、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的反思与总结 为了提高自身的单元目标合理设定的能力,我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反复实践,不断摸索,并在课后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我认为合理设定单元教学目标还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关注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依据课标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因此,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2.教学基本要求 作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成果的转化之一,《教学基本要求》是教师教学的标尺,是学生学习的阶梯。它规定了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教师应教到什么程度。 3.教材 笔者对教材的理解是: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指南和评价的依据,而且教材也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4.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学情出发。基于学情分析,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准确,更具针对性,方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关注目标实施的灵动 设计教学目标时,在保留预设的框架的同时,还要留有生成的空间。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关注的是他们在课堂上的反映和表现。因此,教学目标的并非按照预设一成不变,而应是动态的。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产生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的。只有将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教学目标实施的灵动性。 (三)关注目标承载的育人功能 除了要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真正的课堂教学还应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我们需要将英语学科教学与价值观的隐形培育巧妙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达到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教学目标应该终关注“人”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应仔细研读教材,基于学情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关注单元目标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关注单元目标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关注单元目标的精准性和改进性,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来引领英语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效。 参考文献: [1] 朱浦.教学专题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钱峰. 2010.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4):38-42. [3] 何宝江.深化目标教学促进单元达标[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3). [4]顾洁. 2011. 《牛津小学英语》综合板块教学初探[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6):11-15. 本人承担全部
|